之前在《非常好社7》與「教育噗浪客年會6」上介紹的東西,放到網誌裡,提供有興趣的老師們參考。
「畫漫畫」在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上的應用
一、最初的想法
每間學校的圖書館中,借閱率最高、書本被翻最爛的,幾乎都是「漫畫」。雖然許多人會以此抱怨學生閱讀能力不佳,但也代表著這些透過線條所構成的圖畫,以及口語化的簡潔對話,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,在閱讀時也比文字要輕鬆快速。也因此,許多坊間課外書,甚至教科書、參考書中也常可見到用漫畫的方式來呈現想傳達的課程內容。
筆者曾試著在教學過程中,撰寫一些歷史故事或短文,希望讓學生透過「看故事」來學習,順便也可多練習文字閱讀。但在該如何檢視「學生是否確實閱讀」的這一點上感到困擾,因為要學生撰寫過多的「閱讀心得」會壞了他們對閱讀的胃口(以筆者的閱讀狂女兒為例,她光在幼稚園大班那年就已經有近千本書的閱讀量,但上了小一卻曾因為討厭寫閱讀心得,或在閱讀護照上記錄這些書名、作者與出版社,一度不太想看書,幾天後才找到好策略:只看書、不紀錄);如果改成畫出重點或心智圖,批改時會變得很困難;若是做成閱讀測驗,又會見到很多學生根本不看本文,只是根據題目找相似的字,甚至抄襲同學的答案。
當時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「下標題」,另一個則是畫漫畫,於是除了在歷史故事學習單每個段落前加入空格,要學生根據內文下標題,還在最後留下一個空間讓孩子畫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。試做過幾次後,發現成效非常好,許多平常不擅長書寫文字的學生,畫漫畫竟是他們很容易上手的呈現方式,再者大多數的學生也喜歡看故事,因為不用寫太多字,因此學生幾乎都很喜歡這種歷史故事學習單。
見到漫畫(圖畫)的效果後,筆者便試著應用在筆記、資料查詢與課堂教學上,發現在學生的學習成效上,常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二、常見使用類型
筆者較常在以下幾種情況融入畫漫畫(圖畫):
(一)故事或資料的呈現:
在高年級有關臺灣歷史的課程中,筆者常會參考課本,針對臺灣各個歷史分期中的人物寫一篇故事(請參考附錄一,共十多篇故事,皆在「搜秀資源網」http://taisoci.blogspot.tw/中以創用CC授權方式開放分享),並讓學生閱讀,其中「漫畫」就是用來檢視學生是否讀完故事的依據,筆者會要求孩子選擇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,並用兩格以上、包含對話的漫畫來表示,至於畫工則不會列在評分依據中,只要能夠畫「火柴棒人」,就能夠完成這個作業。
雖然畫圖本身不難,但當孩子試著將剛閱讀過的「文字」,轉而以「圖畫」來呈現時,他必須在頭腦裡先消化這些文字,然後「轉化」為另一種表達方式,再加上內容是「自己選出印象最深刻的片段」,因此孩子常會把自己的感受、立場表現在漫畫中,這種「情感」也會強化孩子與教材本身的連結,讓這些文字不再只是書本上陌生的另一個世界。